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院所新闻» 头条新闻

创新水稻秸秆还田技术 推进黑土地力与水稻单产协同提升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9-28作者:杜新忠来源:面源污染团队点击量:

9月24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主办的水稻秸秆还田效果现场测产与观摩会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东北黑土区水稻秸秆还田好经验、好做法,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

东北黑土区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率较低,秸秆残茬还田影响水稻插秧及根系下扎,秸秆腐解高峰产生有害性物质伤根伤苗,成为秸秆还田难以推广、稻田土壤耕层变薄、变瘦、变硬的重要原因。如何推进稻草全量还田,实现稻田地力与稻米产量品质协同提升是东北稻田面临的一大难题。

2018年以来,资划所联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等相关单位,研发了以“四变三调”为核心的全量水稻秸秆秋水切埋还田技术及配套农机具。其中,“四变”一是变半量还田为全量还田,二是变春还田为秋还田,三是变旱整地为水整地,四是变打浆为切埋;“三调”一是调宽旋耕机刀具间隙,二是调长旋耕机刀具,三是调浅翌年春打浆深度。刘宏斌研究员指出,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有效利用东北休闲期的积温,定向营造一个有利于秸秆腐解的环境,通过秋收后、整地前适量补水,将秸秆浸润并压埋入土,充分发挥微生物的分解和冻融交替的撕扯作用,实现秸秆在休闲期高效腐解,破解了秸秆腐解高峰与水稻分蘖期重叠的难题。配套农机具经“三调”后,一次作业即可充分压埋秸秆,同时破解了秸秆缠犁、多次打浆破坏土壤结构等难题。

专家现场实收测产表明,全量水稻秸秆秋水切埋还田技术成效显著,水稻株高比其他还田方式增加2—3公分,有效分蘖从每穴20穗左右增加到23—25穗,水稻亩产达到658.9公斤,比全量秸秆春旋还田、半量秸秆春旋还田分别增产10.2%和17.7%;秋水切埋还田技术配套农机具现场作业显示,一次作业可将秸秆压埋至20 cm,较浅旋还田增加5—10 cm,压埋率达95%以上,作业效率提高30%,油耗降低四分之一。

1695864401017.png

中国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市相关单位等7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