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院所新闻» 图片新闻

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司长叶玉江调研盐碱地重大科研任务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6-07作者:张宏媛来源:盐碱地改良团队点击量:

5月31日,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叶玉江司长一行到黄河三角洲农高区试验示范基地调研我院重大科研任务“盐碱地产能提升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实施情况。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梅旭荣,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梁恺龙,黄河三角洲农高区常务副主任田和友等陪同调研。

叶玉江一行对项目的田间试验、示范现场进行了参观考察,听取了项目负责人李玉义研究员对任务总体目标、攻关路径、研究进展等基本情况的介绍,详细了解了围绕轻度盐碱地粮油作物丰产增效、中度盐碱地饲草作物提质增效、重度盐碱地特色经济作物高值利用三种应用场景的技术集成和示范应用效果。叶玉江对我院在盐碱地综合利用领域做出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重要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应立足实际、发挥优势,以耐盐碱粮油作物产能提升为基础,大力发展盐碱地高附加值特色农业,加快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和生态高效绿色农业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油料作物的稳产供给做出积极贡献。

据悉,中国农科院2022年启动了重大科研任务“盐碱地产能提升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由中国农科院资划所牵头,联合全院7个研究所22个团队开展协同攻关,在黄河三角洲、内蒙古沿黄灌区等盐碱地典型区域,形成了针对不同类型盐碱地的粮油作物、饲草作物和特色经济作物产能提升技术体系。其中,轻度盐碱地粮油作物抗盐促生与化肥减量增效技术体系,应用在适合轻度盐碱地生态特点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实现节肥20%,在玉米基本不减产情况下,大豆每亩增产85kg,实现粮油兼丰;同时选育的轻度盐碱地广适大豆新品种“中豆63”,在种业博览会上取得新品种经营权1500万元的拍卖记录。中度盐碱地阻盐培肥与节水控盐综合技术体系,实现耕层平均降盐22.8%、饲草作物增产22%以上、青贮玉米增产15%以上,选育出适宜中度盐碱地苜蓿新品种“中苜3号”、“中苜5号”,累计在全国推广种植近2000万亩。重度盐碱地快速高效脱盐与特色作物适生栽培技术体系,极大促进了根区土壤盐分淋洗,增加了油菜、油葵、花生、野大豆等耐盐油料作物的产量,以中重度高产高油多抗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为核心,集成建立的“耐盐碱高产高油”技术模式,创造盐碱地亩产323.87kg的高产记录;建立的野大豆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籽粒平均亩产达240kg,并瞄准野大豆产业化,开发出特色功能性产品。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