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院所新闻» 媒体报道

【农民日报】探索建设农业强国的水稻科技路径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11-14作者:李建平来源:农民日报 2022-11-12点击量: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建设农业强国,首先是粮食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我国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正在加快向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产业韧性强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为我国及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将在提高我国国际粮食市场话语权、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上发挥更大作用。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水稻生产大国,水稻种业科技引领世界先进水平,为减少全球饥饿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稻谷产量多年保持在2亿吨以上,稳居全球第一。稻谷面积保持在4.5亿亩左右,仅次于印度。稻谷每亩产量比十年前增加了22.4公斤,单产水平名列前茅,远高于印度、泰国、越南等水稻主要生产国。

水稻生产资源支撑能力不断提高,具备较强的增产潜力。粮食生产最宝贵、最稀缺的资源是耕地。“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以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新建高标准农田2.75亿亩,其中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6亿亩,并将改造提升现有高标准农田1.05亿亩,预计到2025年建成10.75亿亩高标准农田。随着稻田基础地力、灌排条件等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升,高产育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等不断进步,政策体系和机制不断完善,预计“十四五”期间水稻生产将保持稳步增长趋势。

我国水稻种业科技率先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和种源自主可控,是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水平的重要支柱。我国现有8.6万份稻种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稻种资源数量的一半以上。中国水稻品种试验渠道逐步实现多元化,选育品种类型不断丰富,逐渐从单一高产型向优质、高产、专用型转变,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2020年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水稻品种共有1936个,其中,574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国审品种优质达标率为78.57%,非国审水稻品种优质达标率为60.61%。

水稻现代化育种技术不断取得突破。2017年李家洋院士培育出嘉优中科系列水稻新品种,2019年中国水稻研究所王克剑研究团队首次成功获得杂交水稻的克隆种子,实现了杂交水稻无融合生殖的关键突破。这些技术的创新是颠覆传统育种技术的大胆实践和成功探索,对指导未来作物遗传改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水稻生产育种技术、机械化水平等达到较高水平。自1996年正式启动“中国超级稻研究”重大项目以来,超级稻育种实践等方面总体上都进入了国际领先水平。超级稻连片种植单产攻关试验中,2014年即实现了突破吨粮田的目标。目前,我国生产上应用的水稻品种全部为国产自育,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5%。高产育种技术的创新突破对我国水稻产量跃升功不可没。水稻的矮秆化、杂交水稻的成功选育、超级稻育种技术不断将产量推升到更高水平。

水稻对保障全球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促进水稻生产对实现全球消除饥饿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数适合种植水稻。截至2022年7月,我国已同149个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含中国在内,148个“一带一路”国家2020年水稻产量占全球70%。

水稻种子是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中最具出口优势的品种。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战略措施。杂交水稻已成为中国种业“走出去”的一张名片。2021年我国水稻种子出口额占农作物种子出口贸易额28.8%,出口约40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引进中国优良杂交水稻种子和技术,产量比当地常规稻每公顷提高2吨,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发展水稻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自给水平,我国水稻科技为减少全球饥饿作出重要贡献。

今后我国水稻应立足品种优势、规模优势,坚持“藏粮于技”,进一步抢占世界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牢牢掌握我国粮食科技发展主动权。加快培育集成突破性新品种。发掘优异稻种资源,构建以基因聚合和基因编辑为核心、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分子设计育种技术体系,培育一批集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宜机械化于一体的突破性水稻新品种。

全面提高水稻机械化技术的适应性、高效化、精细化水平。通过发展适应不同稻区种植环境的精细水田耕整地技术、杂交水稻精量机械化播种技术、高效精量机插秧和机直播技术等,全面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全方位构建水稻病虫害生态防控和生物防治技术体系。采用无人机高效施药技术、化学农药协同增效绿色技术、农药靶向精准控释技术、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与风险评估技术、有害生物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等,构建有效的水稻病虫害生态防控和生物防治技术体系,促进水稻绿色高效生产。

结合“藏粮于地”,提升稻田基础地力。持续推进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启动南方红黄壤地力提升计划,在改善农田基础设施的同时,通过退化土壤治理、障碍土层改良、轻度污染修复、土壤培肥等,显著提升稻田内在质量和产出能力。

(作者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