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党群园地» 创新文化» 祁阳站精神

祁阳站精神传承与科技创新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5-05作者:来源:点击量:


1960年春天,中国农业科学院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改良低产田号召,7名青年科技人员远离首都,会同湖南省农业厅,湖南省农科院等单位,在湖南省祁阳县官山坪大队建立了中低产田联合工作组。1964年改为祁阳科学工作站,1983年经原农牧渔业部批准,定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阳红壤实验站,是我国建站时间最早的农业科学实验站,我国著名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学家刘更另担任了实验站的首任站长。

60年来,几代祁阳人不忘初心,砥砺奋斗,始终聚焦我国南方14省区,200余万平方公里红壤大地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始终牢记耕地质量监测和耕地质量提升的历史使命,为改良红壤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从改良鸭屎泥及低产田,到南方红黄壤的综合治理,到引领我国土壤质量监测与提升、红壤酸化改良与防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推动区域农业发展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科技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43项,其中国家奖6项2006年祁阳站被中宣部和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重大宣传典型,2011年在建党90周年之际,“奋斗,求实创新,情系三农,服务人民的祁阳站精神,被农业农村列为系统三种精神之一2013年被评为全国农业先进集体。

“祁阳站精神”孕育、传承和发展的过程,始终离不开一代祁阳站人的默默奉献,离不开共产党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一、“祁阳站精神”的孕育

刘更另先生1950年在武汉大学求学期间,在他的入党自传中写到:革命一定要组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定需要共产党。我坚决为无产阶级利益及共产主义的事业奋斗到底,所以我满抱决心与行动,申请加入共产党。他也用自己的毕生精力践行这一誓言。

1964年刘更来到了祁阳站,一干就是28年,平均每年蹲点320天以上。28年间,带领站上科技人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水稻生产难题,并在祁阳站建立了一批长期定位试验,从理论到实践破解红壤退化的难关。

建站初期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以刘更另、江朝余、章士炎、杨守春等为代表的第一代科技人员,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没有房子,就把办公室和实验室设在农民家里;没有实验器材,就把食堂墙上挂的匾拿下来做试验台用。为了探明水田温度与作物生长的关系,他们用暖水瓶提水加热,昼夜坚守田间,观测水田温度变化;经过大大小小上百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得出施用磷肥能防治水稻“坐秋”。从1960年到1963年,湖南祁阳官山坪基点——冬干鸭屎泥田“坐秋”施用磷肥、种植绿肥取得成功后,当年鸭屎泥田的水稻亩产从180公斤增加到340公斤。这项成果,196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当地老百姓习惯把它称为“官山坪经验”。刘更另将“官山坪经验”编制成“冬干坐秋,坐秋施磷,磷肥治标,绿肥治本,以磷增氮,加速土壤熟化”的顺口溜。《人民日报》为官山坪经验发表社论:他们的路子走对了。1965年4月,中央召开“样板田工作”会议,刘更另在会议上介绍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祁阳工作站在农村进行科学实验增产粮食的经验。周恩来总理、李先念副总理在讲话中,肯定了祁阳站的工作并鼓励科技人员,继续努力,长期坚守农村科研基地,作出新的成绩。“鸭屎泥”改良也成为祁阳官山坪基点低产田改良的一张“名片”所以后来刘更另也被誉为——从鸭屎泥田走出来的院士。

陈永安、陈福兴等,为祁阳站基地建设与发展奋斗了整整33个春秋。为南方红(黄)区域中低产田改良与吨粮田开发,丘陵荒山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立体农业研发与综合治理做出了重大贡献。“晴天一顶草帽,雨天一双胶鞋,一年四季跑田间,春夏秋冬不得闲。”是他们的真实写照。这一代科学家孕育了“祁阳站精神”。

、“祁阳站精神”的传承

改革开放后,祁阳站迎来了恢复高考后的一批大中专毕业生,1981-1985年先后有30多名大学生来站工作。他们都是默默无闻地坚守老一辈农业科学家的精神,坚持“抓生产问题,做基础工作;用先进手段,攻薄弱环节;得综合成果,出专门人才”的工作方针。

他们深入衡阳、永州、邵阳等地调查研究,建立湘南地区土壤肥料实验网,将试验田搬到农民的家门口。深泥脚田水稻起垄栽培,增施磷钾肥,早稻选用优良迟熟品种,少耕免耕等一整套改土栽培措施,使得增产效果显著。“八五”期间,为促进红壤丘陵区综合治理在湘南部分县市示范推广水稻、油菜优质高产品种2万亩,增产粮食1152万公斤,油菜籽60万公斤,共增值4433万元。发展落叶水果11万亩,低产茶园改造3000亩,研制名茶“五峰贡茶”和畜禽“蛋鸭饲料”等项技术增值1.68亿元,总计增效2.12亿元。取得“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将区域治理与粮、经、果、草、牧结合,促进了农业生产向优质化、集约化、区域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其中,环境保持型施肥技术仅在永州和衡阳地区就推广应用180万亩,累计增加粮食8503万公斤,创纯经济效益8712万元。同时,引进牧草品种240个,在永州、衡阳等地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余亩,带动了南方红壤丘陵区草食动物的饲养和发展。

目前,在基地工作时间超过30年的有5人,他们把青春献给了农业科技事业,把智慧贡献给了人民。正是有了这一代人默默无闻的坚持,祁阳站现在持续时间超过3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有6个,保存历史土壤样品约30000个,植株样品4000个,长期试验原始土壤12个。积累田间观测和分析数据80多万条,为国家制定农业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祁阳站精神”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一批80后,在老一辈科学家的感染下,在祁阳站精神的感召下,加入了祁阳站队伍。从2001年至今,先后有8名年轻人到站上工作。黄晶和刘淑军夫妇,被刘更另院士设计的水稻阴离子试验吸引而来。蔡泽江和张璐夫妇,2010年中国农科院研究生毕业。研究生学习期间,他们在站上做了一年的毕业论文,在选择就业去向时,他们放弃了留北京或者回河北工作的机会,选择了回到祁阳站。小蔡说,最初是被动来站,导师安排到站毕业实习、做硕士论文;做毕业论文期间,耳濡目染了老一辈祁阳站人的敬业精神,加上导师的言传身教,他被感动了。2006年两会期间,来自母校河北农业大学的许皞委员提出了“谁来接袁隆平的班?”的问题,说的是像袁隆平这样常年呆在田间地头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几乎都找不到了。他深受触动,决心沿着刘更另院士曾经走过的田间小道继续走下去。现在,他们都以站为家,每年驻点时间超过200天。

十三五以来,这批年轻人通过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依托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等平台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探明了红壤酸化机理、驱动因子及时空演变特征,创建了“石灰类物质精准施用降酸、有机肥阻酸、减氮控酸”为核心的酸化防治关键技术,集成了区域特色的农田酸化综合防治技术模式并大面积推广应用于201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建立了稻田冬绿肥-水稻高产高效生产利用技术体系,绿肥种植得到逐步恢复和发展集成了红壤区双季稻田地力提升机制与关键技术。这些技术为红壤区域高标准粮田建设、藏粮于地耕地资源保护和农业绿色发展等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当代祁阳站人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扬和丰富着新时代“祁阳站精神”的内涵。正是这一代又一代的祁阳站人书写了“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的科学家情怀,锻造了“执著奋斗、求实创新、情系三农、服务人民”的祁阳站精神,铸就了中国农业科学界的精神丰碑。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身在基层一线的科技工作者,新一代祁阳站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积极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