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院所新闻» 头条新闻

“风滚植物风滚体的形成与传播机制及其对退化草原的修复作用”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10-24作者:闫玉春来源:草地生态遥感团队点击量: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2年集中受理期项目评审结果公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草地生态遥感创新团队闫玉春研究员牵头申报的“风滚植物风滚体的形成与传播机制及其对退化草原的修复作用”重点基金项目获得资助。

我国草原面积39.7亿亩(按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占国土面积的27.5%,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草原出现了几乎无处不退化的局面(90%以上的草原发生不同程度退化),导致生态系统多种功能的显著下降。草原不同适应策略物种的共存,是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形成和维持的基础,解析具有特殊适应策略物种的适应及影响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草原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形成过程与维持机理,对草原优化管理及相关恢复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风滚植物是干旱、半干旱区草原普遍分布的具有特殊适应策略的生活型类群。在气候变化和草原退化的背景下,风滚植物的存在对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生产多功能性维持具有重要作用。本项目首次提出从风滚体迁移和种子传播的角度探究风滚植物对草原土壤养分富集和群落构建作用的研究思路,旨在从风滚植物作用视角系统揭示草原生态系统修复、维持的过程机制。通过项目实施,预期在草原生态系统演替理论、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形成与维持机制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