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院所新闻» 媒体报道

【新华社】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到底怎么搞?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9-19作者:来源:新华社 2023年9月19日点击量:

9月15日-17日,由农业农村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在甘肃定西举行。作为本次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马铃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于9月16日下午举行。

本次论坛由农业农村部、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定西市人民政府承办,安定区委区政府、中国好食材股份协办,新华社瞭望智库大健康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

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会长、原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主任谢建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十四五”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卫东,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研究员周振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马铃薯病害岗位科学家、中国农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及植保部主任朱杰华,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秦舒浩,定西马铃薯研究所所长李进福等学界代表,围绕马铃薯产业绿色发展、产业升级、增产增效、科技创新等话题开展主题演讲和圆桌对话。

此外,北京新发地集团董事长张玉玺,北大荒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军旗,百事公司大中华区供应链副总裁李友林,中国好食材创始人、董事长徐嫣,抖音电商“山货上头条”项目总监黄金秋,内蒙古民丰种业有限公司农业事业部总经理李颖风等企业界代表也作了精彩发言,为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本次专题论坛由甘肃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技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张武主持,甘肃省定西市委副书记温卫东致辞。

“如何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减少碳排放,增加碳吸收,是今后农业和食品产业发展需要权衡好的重大问题。”孙中华表示。

“未来,马铃薯要走健康、永续、高效的生产路径。”曹卫东建议,一是构建健康薯田土壤基础,充分利用绿肥等养地技术,辅以绿色投入品调控手段,改善耕层结构,提升耕地土壤有机质及生物活性水平,缓解马铃薯连作障碍;二是合理布局马铃薯生产区域,一方面充分利用薯田季节性闲置,合理间作、轮作,另一方面运用“一年种绿肥,三年田不瘦”的理念,轮换种植豆科绿肥;三是拓宽优质马铃薯提质增效路径,比如可利用绿肥构建健康土壤,生产有机、绿色、高质、特色的“绿肥+”马铃薯,满足差异化消费需求。

周振江则认为,农田作物的水肥料管理直接关系到马铃薯作物的产量品质。他详细介绍了其团队针对马铃薯种植环境的氮肥、水分等指标监测和管理的创新智能模式。

马铃薯是定西市的一张名片,近年来,定西市统筹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等,推动马铃薯产业走上全产业链发展的路子,成功打造了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样板。

“进入新时代,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要想在危机中遇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盯市场变化、供给需求,坚定不移转型升级,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温卫东表示,接下来定西市将从加大政策支持、强化科技创新、做好延链强链、群众广泛参与、扩大开放互建、扎实品牌建设六个方面发力,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如何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速度、精准培育专业品种、延长产业链条、拓展销售空间乃至实现国际化发展?这些问题也是马铃薯产业界关注的重点议题。

“一个产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谢建民表示,相关部门在马铃薯产业政策、价格调控、种子研究、农田建设、科技等方面还需要加强研究、制定一些政策。此外,马铃薯产业走向国际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引进来,包括种质资源、科技技术、资金和人才;另一方面是走出去,要把好的经验方法与其他国家分享。

张军旗认为,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要把握六大要点:一是要解决基地问题,没有基地的保障,企业没法生存;二是要解决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的问题,土地连片必须得整合;三是要有好的种子,目前国内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一大短板在于品种,接下来必须解决专用种子的问题;四是包括马铃薯产业在内的农业发展到了整合的阶段;五是企业发展要考虑市场需求;六是在马铃薯育种、综合利用等方面,政策还应加大支持力度。

“以前叫救命薯、温饱薯、脱贫薯,今后我们叫它小康薯,致富薯,致富就得深加工。”张玉玺认为,经过深加工,将马铃薯变成国际化的产品出口,提高其附加值,从而让马铃薯从过去的脱贫薯逐渐变成今后的致富薯。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