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院所新闻» 媒体报道

【中国产经新闻】最严整治农村环境拉开序幕补齐短板需制度保障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9-14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梁文艳报道来源:中国产经新闻2018年9月12日点击量:

走进山东日照市某乡镇王红梅(化名)的家里时,在刚推开门的那一刹那,就会闻到空气中夹杂着多种成分的臭味,仔细一看,在大门的左边,有着一字排开的鸡舍、狗舍和旱厕所。大门的右侧则堆放着一堆看起来有些时间较长的生活垃圾,一些苍蝇还时不时地光顾着这些腐食。

王红梅家的情况是在几个月前,记者在走基层采访时所看到的一幕。王红梅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农村的大环境就这样,家家户户都这样,干净不起来。

王红梅说,你们城里人上的茅房不叫茅房,叫厕所或者卫生间,那里面干净得都能照出人影,我们农村人也想过那种干净的生活。但是,在农村生活,没法干净,就像茅房,没有基础条件使用你们城里的那种,所以我们只能用这种。垃圾也没有地方倒,只能攒着,等攒到一定的量就拉到河边倒掉。

事实上,王红梅家里的鸡舍、狗舍、旱厕所代表着广大农村千千万万户农村家庭。不过,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农村环境也迎来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大治理。

自上而下

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整治农村环境也正在有规划地进行着。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统筹考虑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利用处理、合理选择改厕模式,推进厕所革命以及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要求。

《行动方案》出台不久,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牵头,各地正全力实施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续推进“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

在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举办的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展情况交流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表示,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将计划开展评价考核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从督察的总体情况来看,各地积极开展各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局良好、成效初显,出现了一些典型性、示范性的做法,为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于法稳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现生态宜居的关键,尤其是农村的厕所问题,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关系到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关系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更关系到乡村振兴。

记者注意到,山东、河北、河南、吉林、海南、云南、甘肃、黑龙江、辽宁、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等多个省以及市县发布了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政策。

其中,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东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革全覆盖,生活污水处理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

在旱厕改造中,山东省出台的政策要求,2018年,全部乡镇基本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革,2019年,全部涉农街道基本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革,2020年,全部乡镇(涉农街道)内300户以上自然村基本完成农村公共厕所无害化建设改造。并鼓励东部地区,采用单户、多户、整村处理的方式,将厕所、初访、洗浴等生活污水全部收集一体化处理。

在一些条件不具备的农村,该政策要求,继续选择使用三个式、双瓮式等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模式。

“在农村环境治理中,要因地制宜,选择符合农村实际情况、能可持续利用的技术和管理最为关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规划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姜文来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农村环境治理不是秀场,不是展示农村高新技术的舞台,需要的是成本低、可操作性行强、治理效果好、可持续性强的治理技术和管理模式。

制度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城市发展,农村的发展可以说是最薄弱的环节。当人们走在乡村的道路上或者走亲串门时,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农村在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与城市的差别。

例如,农村家家户户的旱厕所、周边环境脏乱差以及在一些不发达的贫困农村,一到冬天因没有家用热水器而几个月洗不成澡的人也大有人在。

“当前,农村环境形势较为严峻。”于法稳说,首先,在农村生活污水方面,其排放总量较大,而收集却较为困难。在废水处理方面其效率较低,生活污水任意倾倒的现象也很普遍。

其次,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处理方面较为粗放,在资源利用方面其比例也很低。据估算,每年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2亿吨,其中,63.28%的生活垃圾实现了集中堆放,从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来看,集中堆放的生活垃圾以填埋为主,比例达到了57.03%,实现资源化利用仅为28.00%左右;

最后,在改善农村环境方面的资金也不充足,由于缺乏必要的人居环境整治设施的管护资金,“重建轻管”现象也十分普遍。与此同时,资金不足也直接导致了广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设施的严重缺失,甚至是一些地方还处于空白期。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近些年,虽然国家在农村发展中对于“三农”投入较大,但是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环境方面的资金却严重不足。

例如,在2015年,各级财政对农村发展投入了8203.36亿元,其中用于污水处理的资金为93.60亿元,进展1.14%。

“除了上述问题外,在农村环境治理中,也缺少各方面的运营机制。”于法稳表示,近些年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也陆续配备了相应的垃圾桶、垃圾箱、中转站及运输车,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运营机制,也导致了上述设施的闲置与浪费。

对于污水治理方面,姜文来认为,农村治污,不能适宜用于城市建污水治理厂的方式来治理,这种模式只适用于人口比较集中、污水量比较大,污水收集成本相对较低大的乡镇,其他地区则不适用。农村污水采取分散治理,技术容易操作,成本低,可操作性并且可持续利用方式,否则即使建了污水处理厂,运转起来也很困难,得不偿失,农村建设污水处理要慎重,不能盲目上马,免得浪费资金。

“农村环境治理是关系到乡村振兴的大事,关系到生态文明在农村“落地生根”,因此,要做好农村环境治理的顶层设计。”姜文来建议,农村环境治理是综合性工作,复杂而具体,做好顶层设计,全国一盘棋,各地做好自己的规划,一张蓝图干到底。另外,要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农村环境治理,机制先行,先建机制,后建工程,通过可持续利用机制保障工程的可持续性运行和发挥效益。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对于农村环境治理的思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政府部门其治理方案的路线图已明晰。

诚如余欣荣所说的那样:“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也是当前推进乡村建设的主要抓手。”

而记者在查阅各级政府下发的政策中也了解到,一些地方政府在治理农村环境中,因地制宜地规划,并明确了总体目标、保障措施等。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专门成立了7名自治区领导担任正副组长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并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据记者了解,下一步,决策层联合多个部门将加强技术创新、强化机制保障,引导和鼓励科研机构,在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畜禽粪污治理等方面,研发推广一批符合农村实际、简单适用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和工艺,并探索能够最大程度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建设和管护机制。


打印』『关闭